隨著預產期的接近,準媽媽心中總是充滿期待和緊張,期待小寶貝的到來,也擔心自己是否做好萬全的準備了呢?
知識家Msperle優質女衫•孕哺裝達人
職場媽咪宜提早交接工作
現在家庭多是雙薪家庭,懷孕後一邊持續工作的準媽咪不在少數,因為36週後就進入生產倒數時刻,提醒上班族媽咪最好提前將工作進行交接,以免生產時間提早而手忙腳亂。雖然勞基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,對於女性生產已有明確規定,但建議職場準媽仍應先行了解自己所服務公司的實際規定。而在正式請產假前,應注意以下事項:
1.盡早向單位主管報備自己的預產期、請假天數及計畫等。
2.工作交接時,建議媽媽整理一張聯絡清單或流程表,特別是留下與工作有關的人員或客戶的電話,好讓接手的人可直接聯絡客戶,以避免許多因交接不清而衍生困擾。
3.留意關於請假或申請相關福利(例生育補助、保險給付等)時,所需檢附的憑據種類及交付時間。
生活上應注意
愈接近預產期,生活上有些事要注意:
注意1 產檢次數一週一次
從36週開始,產檢次數也改為一週一次,讓醫師可以充分掌握胎兒狀況,
媽媽也能夠更清楚自己是否接近生產的時間,如果媽媽手冊上的產檢次數已經用完,可以繼續用健保卡看診。
另外,若預定要剖腹產的話,36 週後,也可和醫師約定合適的剖腹產時間。
注意2 接受B型鏈球菌篩檢
由於此細菌可能會造成早產、早期破水,以及新生兒受感染等問題,如果檢查後發現有陽性反應,
就要進行適當的抗生素治療,以免讓胎兒在生產時受到感染而引發危險,建議媽媽在35 ∼36 週時自費接受B型鏈球菌篩檢。
注意3 避免遠行&到生產醫院產檢
最後幾週盡量不要安排遠距旅行或出差;若預計要回婆家或娘家生產的媽咪,
則建議在36週後就提前前往要生產的醫院接受相關的產檢,好讓接手產檢的醫師能多了解媽咪懷孕的情況,
最重要的是,別忘了要隨身帶著孕婦健康手冊喔!
注意4 安排家人生活及瑣事
即使要在自己家裡坐月子,至少也有4(自然產)∼7(剖腹生)天會「不在」家中,
若有大孩子、需人照顧的長輩、寵物等,也得事先打點這段時間該如何安置。
甚至需離家較久(不在自家坐月子)的媽咪還需要事先決定家中帳單、植栽等瑣事該如何處理。
準備待產用品
準媽媽在懷孕36週左右,不妨在家裡先準備好「生產包」,因為每家醫院和診所提供的服務有所不同,
準媽媽可以利用產檢時順道去詳細了解產房的規定及提供哪些服務,
除了個人的證件、健保卡、孕婦手冊和媽媽、寶寶的出院衣物仍需自備外,
其他待產相關的物品其實在醫院內都買得到,也可以到醫院後再自行購買。
生產包CHECK
仔細查詢資料、詢問專業的醫護人員和有經驗的媽媽,有關待產和產後的過程,
需要使用到哪些用品並列出清單,確定沒有遺漏,選定適合的提包或行李箱,
逐一將物品放入,別忘記告知家人生產包放在哪裡喔!
生產包清單列表
催生3大時機
醫學上的催生時機,是指繼續懷孕可能對母體或胎兒造成不良影響時,為了顧及母體與胎兒的安全,就會催生。
時機1. 過期妊娠
預產期如果過了太久,胎盤功能退化,會使得子宮的環境不適合胎兒生長,而建議採取催生。通常過了預產期7∼10天左右,就該考慮催生。
時機2. 早期破水
足月破水,卻未出現陣痛等現象時,須考慮接受催生。由於破水時間過久,可能出現子宮內感染的狀況,因此,必須藉由催生,讓媽媽更快進入產程,降低感染。
時機3. 母體或胎兒有狀況
由妊娠所引發的孕婦合併症,如妊娠高血壓、妊娠毒血症(子癇前症)等,避免危害到母體或胎兒本身的健康。此外,若是出現「胎兒生長遲緩」合併有胎兒生長不全時,產科醫師也會建議把寶寶生出來再慢慢養,萬一延遲到胎盤功能無法負荷胎兒成長所需時,就會造成更大的傷害。